質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引擎
——專訪廈門市副市長葉重耕
□ 本報記者 江 東 王燦群/文
廈門市副市長葉重耕(左一)在廈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郭勇毅(中)的陪同下檢查廈門心鮮乳業有限公司。
秋高氣爽,又是一個收獲的季節。第二屆世界投資論壇及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廈門市順利舉辦之后,9月15日,廈門市副市長葉重耕在百忙中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葉重耕副市長認為,質量工作是一項基礎性、根本性、戰略性的重要工作。切實加強質量工作,大力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對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廈門既是全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又是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國內外聞名的旅游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經濟社會特點,決定了廈門必須更加重視質量安全工作。他還就如何緊密結合廈門實際加強質量安全工作,發表了意見。
加強質量工作 是永恒課題
記者:去年,您專門發表了題為《海西建設 質量先行》的署名文章,就加強廈門全市質量工作做了闡述。請問,加強質量工作,對廈門的經濟社會發展有怎樣的深遠意義?
葉重耕:質量工作,是一項基礎性、根本性、戰略性的重要工作。加強質量工作,不只是權宜之計,更是治本之策;不只是年度目標,更是永恒課題;不只是一項經濟工作,更是一項社會責任。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廈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條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道路,實現了經濟發展的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協調?梢哉f,質量工作在此期間發揮了關鍵的導向和支撐作用。目前廈門市三個產業比例為1.3∶48.5∶50.2,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009年達175,工業化達到高級階段,處于質量經濟的成型期,產業結構、消費結構、要素結構都在升級,迫切要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方式要轉變,離不開科技創新和質量保證,可以說創新和質量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雙引擎。
今年6月,國務院批準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并同意廈門發揮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的試驗區作用。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是《國務院支持福建加快海西建設的若干意見》的體現和落實。海西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特區擴大到全市和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給我們帶來了重大歷史機遇。廈門作為海峽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必須切實承擔起在海西產業發展中的引領帶動作用,這不僅要求我們進一步加快發展速度,做強做大經濟特區,更要求我們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帶動海峽西岸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促進經濟發展必須大力培育質量競爭優勢
記者:廈門市從2006年起一直重視對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的測評,您怎樣看待廈門的制造業質量競爭力?
葉重耕:當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勢頭日益強勁,質量已成為全球市場競爭的焦點,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正在大力改善其產品和服務質量,以期能以卓越的質量振興經濟。大力培育質量競爭優勢已經成為廈門市各級政府和各部門的重要任務之一。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2009年廈門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13條百億產值產業鏈,面對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我們必須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上水平上檔次,提升這些產業鏈的質量競爭優勢,靠科技創新和質量優勢取勝,做強做大各項產業。
廈門市于2006年開始對制造業質量競爭力進行測評和比較研究,從宏觀層面把握全市產業的質量競爭優勢和存在的改進空間。經過4年的測評,廈門市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測評工作逐步實現經;椭贫然,為廈門的產業發展發揮著“度量尺”、“聽診器”和“風向標”的作用。從歷年的數據來看,廈門市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始終處于高位運行態勢,這也充分反映了廈門市經濟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
以質取勝提升城市競爭力
記者:多年來,廈門市大力推動以質取勝、品牌帶動和標準化三大戰略,請您談談廈門在這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葉重耕:國務院于1996年頒布的《質量振興綱要(1996~2010年)》,對我們的質量工作和質量振興事業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求。廈門市通過近15年的大力推動,“人人關心質量、人人享受質量”的觀念已逐步深入民心、深入社會。以質取勝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廈門市通過廣泛發動全社會開展質量振興活動,堅持實施以質取勝、品牌帶動和標準化戰略,走質量效益型發展之路,促進了全市質量總體水平的提高,使我市的質量競爭力增強,名牌效應不斷凸顯,產品、企業、產業和城市競爭力得到全面提升。目前,我市6個行政區劃全部開展了“質量興區”活動,有力促進了區域發展質量的不斷提升。
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廈門市對于品牌帶動和標準化戰略的助推作用高度重視。2008年初出臺了《中共廈門市委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品牌帶動的若干意見》,2009年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實施標準化戰略的意見》,我市還在特區立法中出臺了加強標準化工作的相關規定。通過出臺激勵政策,鼓勵企業爭創名牌,提高企業參與制定、修訂國家、行業、地方標準的積極性。近年來,各級政府品牌獎勵資金每年都達到近千萬元,用于標準化資助和獎勵的資金累計已達近千萬元。
目前,廈門市共有19個產品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約占全省的1/5;有172項產品獲得福建名牌產品稱號;64家次企業獲得福建省質量管理先進企業稱號;共有153項產品獲廈門市優質品牌稱號。首屆廈門政府質量獎也將公布。這些名牌產品生產企業不但通過經濟效益的不斷增長,提升了企業自身的競爭能力,并且促進了以名牌產品生產企業為龍頭的各產業集群的形成和發展。隨著實施標準化戰略的不斷推進,我市涌現出一批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定、修訂中處于主導地位的企業,帶動了我市相關產業的迅猛發展。
食品質量和特種設備安全至關重要
記者:作為分管質量工作的政府領導,您對廈門市質監部門的工作有何評價?聽說您特別重視食品質量安全和特種設備安全,多次帶隊到企業檢查,您是如何來看待這兩個安全的?
葉重耕:廈門市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離不開質監部門的努力付出,他們為廈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我市質監部門在服務經濟發展,保障民生安全,提升廈門城市競爭力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并且他們把工作做得很扎實、很到位,在工作方法方式上也很有創新。
食品質量安全關系到鷺島的千家萬戶,是老百姓生存最基本的要求,食品質量安全沒有保證,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沒有保證,和諧社會也就無從談起。特種設備是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設備和人們生活的重要基礎設施,特種設備安全是社會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廈門經常舉辦國際國內的重要會議,每年都要舉辦數十場各類大型會議、活動、展覽。廈門又是重要的旅游城市,每年有2000多萬游客來到廈門。因此,抓好食品質量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對廈門來說,至關重要。
廈門市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一直把保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解決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確保兩個安全。監管責任重于泰山,我們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和懈怠,必須進一步健全監管體系,落實政府及部門的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消除安全隱患,不斷提高全市質量安全監督水平。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