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2009年10月份在山東召開全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經驗交流會以來,河南積極推動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促進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提升。
一是向省政府領導匯報,引起高度重視。先后向郭庚茂省長、李克常務副省長及分管副省長進行了匯報。主管外貿、農業的副省長分別召開了專門會議,研究食品農產品出口及示范區的建設工作,提出要制訂河南食品農產品發展規劃,加大示范區建設力度。
二是建立組織機構,明確職責分工。成立了由宋璇濤副省長任組長,河南檢驗檢疫局任副組長,省發改委、商務廳等14個部門參加的河南省促進食品農產品出口工作領導小組。下發了《河南省促進食品農產品出口工作領導小組及成員單位職責》,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分工協作,共同推動河南食品農產品出口及示范區的建設工作。
三是召開聯席會議,深化部省合作。2009年12月25日,國家質檢總局與河南省人民政府在鄭州召開促進河南食品農產品出口聯席會議暨推進河南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會議。總局蒲長城副局長、河南省政府宋璇濤副省長出席會議并在《會議紀要》上簽字,推出了河南首批30家示范區名單。
四是出臺《建設意見》,加強政策扶持。由河南檢驗檢疫局牽頭起草,通過省政府正式印發了《關于加快推動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的意見》。確定了龍頭企業主導型和政府主導型兩種示范區建設模式。提出要確保河南首批30家示范區在2年內建成,力爭在5年內全省示范區總數達到100個,每年由示范區生產的原料用于加工出口食品農產品的總貨值突破15億美元。
五是制定《建設規范》,完善示范區體系建設。由河南檢驗檢疫局起草,河南省促進食品農產品出口領導小組下發了《河南省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規范》(種植類和養殖類),明確了示范區建設的類型、種養植規模、農業投入品控制、質量安全追溯等。重點是抓好“五個體系”、落實“五項要求”和建立“八項制度”。
六是進行培訓,加快建設步伐。4月14日,省政府在鄭州召開河南首批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培訓會議,正式啟動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會議由檢驗檢疫宣講了省政府印發的《意見》及示范區建設要求,由省農業廳、畜牧局和商務廳分別講述了示范區建設的技術規范及政策扶持措施,省政府對下一步示范區建設工作進行了部署。
七是出臺食品農產品出口發展規劃,指導出口工作。由省發改委牽頭,檢驗檢疫局配合完成了《河南省食品農產品出口總體發展規劃》。根據這一規劃,河南省將力爭到2015年使全省食品農產品出口額達15億美元,年均增長20%以上。這是河南省針對食品農產品出口首次出臺專項規劃。
八是大力推進大質量工作機制建設。先后與信陽市、商丘市、三門峽市政府簽訂了擴大食品農產品出口及建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合作協議。與省商務廳、畜牧局等部門在農產品食品出口、示范區建設、動物疫情疫病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接觸和合作。主動推進“大質檢”文化建設,與省質監局簽訂了合作協議,共同深入開展質量提升活動,推進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
目前,河南已初步培育了一批地方優勢食品農產品出口區域,如南陽年產8000萬袋的香菇種植基地、三門峽80萬畝的蘋果種植基地,信陽、周口等地20萬頭的供港活豬基地等。同時形成了以出口企業為主導的一批種養植基地,如天和公司5000畝的供港蔬菜種植基地,雛鷹、牧原公司年出欄50萬頭供港和出口肉類原料飼養基地、大用公司年出欄1.2億只的肉雞出口養殖基地、華英公司年出欄8000萬只肉鴨出口養殖基地等。
示范區的建設有力帶動了河南食品農產品的出口及產品質量的提升,并成為全國出口食品重要的原料供應基地。今年1-8月份,河南省食品農產品出口5.8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2.3%,檢驗合格率為99.66%,出口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產品質量逐步提升。向山東、福建、廣東等地出口龍頭企業提供種養植原料8000噸,供應量逐月提高。(河南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