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經濟制度的一些弊端近年來在美國逐漸顯現出來。這些問題同樣存在于其他西方國家,在世界范圍內也是如此。但必須指出的是,市場經濟并非固有地貪婪或具有破壞性。2008年的次貸危機所反應的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良性發展能夠促進社會發展,允許企業家發揮引導作用,將一國所積累起來的財富運用到可以創造最顯著的經濟增長的領域,讓一國的人民把他們的能力發揮到可以帶來最大收益、創造最大效用的領域中。
那么,中國能夠從自身歷史中學到哪些東西,以培養更好的企業家?中國可以從西方市場經濟幾百年來的發展中學到哪些積極的內容,以及從近年來西方金融業對市場經濟制度的濫用中汲取哪些借鑒,以實現企業更好的發展、國家經濟更順利的增長?
我們將在以下的闡述中看到,中國能夠培養出負責任型的企業家,它將為中國帶來最大的收益,同時亦將為世界其他國家樹立一個榜樣。我們也會在以下的闡述中看到,最有利于培養中國的負責任型企業家的領域,就是環境友好型技術。下文將就可持續發展傳統、有效率的生產和消費、中國的經濟增長、國際競爭實力以及軟實力的提升等相互聯系的七個方面展開論述。我們認為培養綠色清新的企業家不僅可以使中國成為“金磚四國”發展中國家的燈塔,同時也可以對世界其它國家起到道義示范作用。這將顯著提高中國的軟實力和政治、經濟影響力。
中國培養綠色清新企業家的因與果
1.中國具有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傳統基礎
西方宗教鼓勵人類主宰地球以及上面的一切生命形式。例如,在圣經舊約創世紀中寫道:“上帝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這樣的繁衍子孫、征服地球、主宰一切其他形式生命的命令,很難稱得上是可持續發展的觀點!
與西方的宗教不同,中國三個傳統的哲學流派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包含有與自然和諧、持續發展的觀點。儒家思想中包含了負責任的社會管理的內容,呼吁政府盡職確保社會和睦安寧。道教尊崇自然秩序,強調維護自然秩序的重要性。佛教教義中包含了慈悲心、因果、不可貪婪無度等內容。從中國的哲學傳統中衍生出可持續發展的精神,比通過西方的哲學傳統要容易許多。
2.為了更清潔的環境,提倡有效率的消費、可持續發展
集約型的、有效率的消費能夠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更有效率地使用能源、循環利用資源是符合中國的高人口密度需要的發展方式,可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避免廢棄物占據發展的空間。中國企業的生產效率越高,產生的廢棄物就越少。同樣地,在生產環節中有效管理以降低污染,在發電以及污水處理等方面提高效率,都有利于中國高人口密度地區的持續發展,免于受自己制造的廢棄物之害。
概括言之,中國幅員遼闊、人口密度高,因此大力發展能降低能源消費、減少污染、允許自然資源再生的技術,是中國保持蓬勃發展的必要條件。
3.為了更強的經濟實力,提倡有效率的消費、可持續發展
有效率的消費不僅可以降低污染,而且可以支持中國經濟發展、提高經濟增長速度。更有效率地使用能源以及其它資源,將讓中國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同時降低對進口原材料依賴程度。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對于所有可以想象到的用途都是富富有余的。即便如此,降低在購買原材料上花費的外幣量,省下的資金就可以用于對國內產業的投資,擴大國內消費規模的投資等其它用途。當中國更注重國內消費、國內市場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更明顯時,中國經濟對西方的依賴性必然會降低。
4.以領先的綠色技術向西方傳遞積極的信號
中國如果能夠在綠色技術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建立起領先地位,將向西方國家以及世界各國傳遞一個強有力的信號。這樣的領先地位將對諸如“中國的全球競爭力一定意義上依賴于不公平的競爭”或者“中國采用了其他發展中國家不具備的捷徑,才帶來經濟的迅速發展”等論斷做出強有力的反駁。與此同時,綠色技術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領先地位也將表明中國不僅僅是一個公平的競爭對手,而且是一個有道義的競爭對手,值得國際社會的贊譽而非指摘。
中國品牌目前在西方消費者群體中的接受程度非常低,部分原因在于中國公司被視作高污染企業,不關心環境,不關心消費者長遠的健康和安全。當然也有像海爾集團這樣的一些中國品牌,已經為美國消費者所接受。這些公司開展的環境友好型活動,如捐款支持美國國家公園,以及對此進行的廣泛宣傳,是他們獲得消費者接受的原因之一。
國家層面上在環保技術方面建立起的國際領先地位,比任何個別企業能采取的行動更有說服力,這將會極大地提升中國企業在西方國家中的形象。
5.綠色行業是中國國內經濟增長的良好機會
我們在上一篇專欄中提到(http://www.njhmjr.cn/magzine/cover/186164.html),圍繞著本國環境保護來開發相關產品,甚至發展全新的行業,有很多潛在的商業機會等待中國企業開發。這樣的例子包括了為擁堵城市設計的超級節能型小汽車,為能源行業設計的煤的氣化和清潔燃煤發電廠,以及旨在消除污染影響的環境修復技術等等。(http://www.njhmjr.cn/magzine/cover/186164.html),中國接下來可以借助于國內市場發展規模效益,提高效率,進而成為國際市場上相關行業占據主導地位的競爭者。這也是和英國、美國的歷史經驗相一致的。
中國國內的市場規模足夠大,僅依靠本國的需求就可以維持上述這些產業的發展。英國以及美國也有類似的經驗,先發展本國市場,再依靠國內市場實力向外擴張。
#p#副標題#e#
6.綠色行業為中國在全球范圍的發展提供了增長機會
正如我們之前的專欄中曾提到的,中國接下來可以借助于國內市場發展規模效益,提高效率,進而成為國際市場上相關行業占據主導地位的競爭者。這也是和英國、美國的歷史經驗相一致的。
7.綠色行業為中國企業家提供了履行社會職責的絕好機會
當我們評估傳統行業對環境的影響時,往往采用排放量與生產量或者消費量的之比這樣的簡單指標。
當一家企業與同一行業的其它競爭企業相比,每單位產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更低時,我們便可能會認為這家企業更環境友好、更綠色。類似地,如果一個管理團隊執行的計劃使得每單位產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同一行業其他競爭公司的排放量要低,我們可能會認為這個管理團隊更環保、更綠色。但是,這些指標都不是完美的指標,最多只能鼓勵微小的改進。
如果我們用一家公司或一個產業對自己的業務之外的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作為是否環保的衡量標準,將是一個更好的指標。某一家的企業通過提高效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充其量只限于這一家公司的經營范圍內。但研發從根本上改變碳排放量的技術,則會讓整個產業都受益,這和降低單一公司的CO2排放量幾個百分點的影響范圍不可同日而語。
例如,如果能夠研發出客機用的耐超高溫的合金涂層,將對航空業的能源使用效率提升做出很大貢獻,能夠讓全球范圍的CO2排放量降低一個百分點甚至更高。這樣一項技術投入使用所帶來的收益將是單一公司所能降低排放帶來收益的幾千倍。這就說明了企業單純地降低自身排放,和研發創新性技術在收效上的差別:前者只能在小范圍內降低排放量幾個百分點,后者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降低CO2排放量。類似地,降低一所燃煤電廠的排放量固然是有意義的,而投資于催化轉換器以及過濾器,將讓整個能源制造行業受益。制造這些催化轉換器以及過濾器的公司對全球CO2排放量的降低帶來的影響,也遠遠超過了提高企業本身能源使用效率所能帶來的影響。
在國際上,中國已經率先在研發使用了兩種技術清潔能源技術,在不增加環境污染的情況下滿足世界范圍內的能源需求:
煤的氣化和二氧化碳埋存技術——煤的氣化允許美國和中國使用最普遍形式的化石燃料煤,用它來提供能量,而不增加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這項技術節約了石油和天然氣的使用。
卵石床核反應堆——卵石床核反應堆是被動而不是主動冷卻的,因此不可能因為對冷卻系統的供電中斷而造成系統故障。這樣就排除了傳統的核反應堆最普遍的故障模式發生的可能性,避免在三哩島、切爾諾貝利和福島的悲劇再度發生。
簡而言之,公司在改善經營管理方面的投資可以略微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按照傳統的指標衡量,可以帶來環境質量、健康和安全等方面一定的改善。而對環保技術的投資將給整個產業鏈帶來巨大的影響,將顯著減少廢棄物排放,并帶來環境質量、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顯著改善。
結論
正如我們上文提到的,綠色產業對中國將是絕佳的機會。我們在第一個論點中闡述了中國的歷史傳統為中國企業家提供了采用可持續發展的技術的文化基礎。在其后的五個論點中論證了中國能夠從可持續發展技術方面獲得的收益。在最后的一個論點中展示了為什么這些技術的受益面遠遠超出企業自己的經營本身,因此投資于這些技術是非常有社會責任感的做法。
中國企業家中率先在綠色技術,特別是過濾器、高溫合金、煤的氣化等方面投資的,已經獲得了很好的回報,這對中國企業繼續投資于綠色、環保行業也是一個積極的因素。
目前在安全卵石床核反應堆方面的研發工作也表現出很大潛力。雖然不是所有在環保領域的投資都會立即產生收益,但中國所獨具的企業家自主創業與國家支持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為相關行業的長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會。更重要的是,綠色、環保領域的工作,對于中國在世界上建立、鞏固和提升負責任型的企業形象、國際聲譽以及競爭軟實力都會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