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全國質檢工作會議上,廈門檢驗檢疫局在電子監管、電子監察等方面的成績,受到總局領導及與會代表的肯定和好評。在此次全國質檢工作會議上,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在會上做主題報告中談到基層成績和經驗時指出,廈門局“電子監管起步較早、最成功,實現了100%進出口企業和100%進出口產品電子監管”;“成功研發并運行了電子監察系統”;“廈門局整個系統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而且廈門局的全國文明單位是全覆蓋的,系統內其他文明單位是限于機關”。
1月6日下午,全國質檢系統6個單位上臺作大會交流發言,其中質量監督系統有3個單位,全國檢驗檢疫系統的廈門、江蘇、上海三個局作了典型發言。廈門局局長詹思明以《電子監管、電子監察,以信息化手段創新檢驗檢疫管理機制》為題進行匯報發言,在發言匯報中,內容翔實并通過綜合應用“3D+2D+視頻”技術,以獨特、新穎、高效率、高信息量的動漫演示片和生動的PPT的綜合表現方式受到現場到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
詹思明介紹的典型經驗主要圍繞該局電子監管和電子監察工作。據介紹,廈門作為國家實施海西戰略的龍頭區域和中央對臺工作先行區。該局黨組落實中央和總局部署要求,在總局的領導和支持下,先行先試,承擔電子監管和電子監察的研發與應用推廣,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行科學管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有效落實了質檢為民要求。
據悉,廈門口岸成功實現了100%出口企業和100%出口產品電子監管,為國家質檢總局在全國推動電子監管提供了樣本。廈門局率先監測并成功處置全國首例日本核輻射等重大突發事件,疫情疫病截獲率位居全國前列。促進外貿便利化效益顯著,以廈門海天碼頭為例,一年因進口物流速度加快可為企業節約成本4億多元。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評價認為“很不容易”,蘇樹林省長專題批示省直機關要向廈門局學習。
攻堅克難
成功研發并推廣電子監管和電子監察
電子監管是進一步落實總局各項業務管理改革的最有效手段。廈門局以出口電子監管系統新版升級為契機,將出口電子監管與集中審單系統無縫鏈接,全面量化檢驗監管規則,建立集中維護制度,在廈門口岸成功實現了100%出口企業和100%出口產品電子監管,為總局推動電子監管提供了樣本。在此基礎上廈門局向總局建議,研發進口電子監管并與出口電子監管優化整合,構建集進出口檢驗檢疫監管為一體的公共平臺,并得到總局樹平局長、傳忠副局長等多位局領導的支持。
在總局通關司等相關司局的指導下,廈門局成功研發了中國檢驗檢疫電子監管系統。與此同時,廈門局意識到檢驗檢疫電子化可能產生新的工作風險和廉政風險,在總局監察局的指導下,廈門局總結近年來在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和自由裁量權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全面梳理檢驗檢疫工作風險和廉政風險,查找出60個信息化風險監控點,綜合借鑒系統內外的有益成果,成功研發并運行了電子監察系統。總局王煒組長稱贊代表了該領域最領先水平。目前,他們將電子監管、電子監察與集中審單、CIQ2000、LRP2000、電子閘口等系統進行鏈接,做到檢驗檢疫監管全流程電子化,實現提速、增效、減負、嚴密監管,構筑了風險防范的堅實屏障。
創新機制
系統應用成效顯著
創新推廣應用機制,凸顯信息化支撐作用。檢驗檢疫管理與先進的信息技術要實現有機結合,重心在于系統推廣應用的管理。廈門局探索建立了一套適應于推廣應用的特別管理機制,為總局推廣應用ECIQ主干系統提供經驗。目前電子監管系統運行穩定、狀況良好、用戶滿意,廈門口岸全面實現對100%進出口企業和產品的電子監管;電子監察系統運行高效,攔截率高達97.33%。
創新口岸查驗模式,示范“兩個平臺”建設。通過全面集中和分析現行業務管理制度,啟用集中審單系統,創新申報機制,建立了統一報檢平臺和統一規則、統一布控的集中審單模式。與地方電子口岸合作共建信息平臺,建立起與企業、碼頭和相關執法部門的信息互通機制,形成數據互聯、信息共享,實現入境貨物全申報、出境貨物全監控。同時,我們又創新查驗模式和放行模式,建立“檢驗檢疫監管區”。這些工作為總局提供了建設“兩個平臺”、促進口岸物流便利化的示范經驗。
創新業務管理機制,提升把關服務水平。廈門局通過系統的推廣應用,創新管理機制,實施對進出口商品的差異化監管,并與電子閘口進行有效銜接,發揮了閘口管理的綜合效應,提升檢驗檢疫口岸自主把關和服務水平。如在口岸檢驗檢疫把關方面,廈門局率先監測并成功處置全國首例日本核輻射等重大突發事件,疫情疫病截獲率位居全國前列。在促進外貿便利化方面,以廈門海天碼頭為例,一年因進口物流速度加快可為企業節約成本4億多元。廈門局的工作得到了政府和企業的一致好評,省委孫春蘭書記評價認為“很不容易”,蘇樹林省長專題批示省直機關要向廈門局學習。廈門局整個系統被省委推薦并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實現了全國文明單位全覆蓋,連續三年被評為“政風行風十佳單位”。
創新監督稽查機制,增強風險防控能力。電子監察系統通過智能的實時數據采集和風險點條件設置,自動生成風險信息,并對風險信息實行科學的分類處置、層級監督,同步防控工作風險和廉政風險,實現了紀檢監察與業務督察有機結合,使源頭防腐有了實實在在的抓手。
陳鵬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