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家辯稱:這批奶剛剛被盜
1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質檢新規“液態奶生產日期應標注為該產品的灌裝日期”,但這條新規好像并未引起乳制品企業的足夠重視。昨日,由一神秘男子舉報,成都光明乳業就曝出了這樣的“早產奶”,標簽為2007年1月5日的一款純牛奶已經在幾天前就灌裝生產好了。由此,再次引發乳業對液態奶生產日期標注問題的爭議。
神秘舉報
“光明乳業在做早產奶”
“我這里有一批成都光明乳業的產品,包裝標簽為2007年1月5日,但現在才1月3日,這明顯是在欺騙消費者嘛!”昨日早上,一神秘男子在電話中謹慎說道:“你如果不把我出賣了,我就告訴你這批產品放在哪里。”一番交談后,該男子終于打消顧慮,與記者約定在成都市三環路大觀立交橋下“接頭”。但當記者一行趕赴立交橋時,卻見四周空無一人。
“你到大觀立交橋了嗎?如果到了,就往沙河堡方向走。”神秘男子在電話中臨時改變了“接頭”地點。大約5分鐘后,記者的電話又鈴聲大作:“你就站到成龍路大觀加油站的對面吧。”記者一行趕赴那里時,只見人來人往,但就是不見神秘人身影。約過了3分鐘,記者電話鈴聲再響,隨后不知從什么角落里跑出一男子,身高170厘米左右,穿黑夾克,瞇著小眼睛盯著記者尷尬地笑:“不是故意折騰你們的,我們也是為了大家的安全……”
親眼目擊
奶店放著300件“早產”純奶
“這批貨是我一個朋友的,已送在這個奶店好幾天了。”神秘男子一邊帶路,一邊自言自語。車在大觀立交橋一帶七彎八拐后終于在一社區奶店門口停了下來。神秘男子穿過店面,在后房指著一堆擺放整齊的純奶說:“這些都是光明的百利包純奶,約有300件,全是早產奶。”記者看見這些純奶堆了近一人高,光明乳業的各種標識清晰可見,外包裝生產日期一欄上明確印著“2007年1月5日14”字樣。隨后,記者隨意拆開一件牛奶,里面有20袋200毫升裝的牛奶,每袋塑料包裝上都清晰印有“070105”字樣。“這批奶為什么會在這里,你的朋友又是怎么弄到手的呢?”記者問道。“我朋友剛從成都光明辭職,他一直看不慣他們在標簽上作假,就拿了一些出來,準備明天一上班就到相關部門去舉報。通知你們媒體,是希望你們揭露真相。”神秘男子說。
光明回應
產品系被盜而不是早產奶
“這批產品是被盜后流失的,這些產品根本就沒有上市。因為正逢國家質檢部門新老法規交替,我們此前在生產日期打上2007年1月5日,這也是合乎國家法規的。”昨日,成都光明乳業股份公司市場部經理郭勇對此解釋道,“我們在2006年12月30日就發現有一批貨被人拿走了,12月31日我們就去當地派出所報了案,目前這些產品正處于檢驗期,根本就沒有進入市場銷售環節,按照2005年6月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下發的通知,生產日期是生產者生產的成品經過檢驗的日期,它是產品的產出日期。”郭勇介紹,成都光明乳業的產品工藝流程,百利包產品微生物指標檢驗期為6天,其中暖房為4天,培養為2天。“我們是在去年12月30日灌裝的,此時尚未到國家質檢新規施行的2007年1月1日,按老法規,加上這大約6天的檢驗期,生產日前標注為2007年1月5日,完全合乎國家規定。”
專家解密
生產日期標注新規挑戰“行規”
據了解,2006年12月25日,國家質檢總局為徹底根治乳業“早產奶”現象,防止“早產奶”侵害消費者權益,專門下發了《關于嚴格液態奶生產日期標注有關問題的公告》,特別規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液態奶產品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必須是灌裝日期,并表示一經發現企業違規,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予以行政處罰;造成嚴重后果的,移交司法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此前的相關法規的確表示,產品生產日期為產品生產完后,檢驗結束的日期。”昨日,成都乳業專家介紹道,這其中最大的差別就是國家質檢新規明確排除了“把檢驗日期計算在生產日期內”這一做法。“把生產日期標注時間挪后幾天,這幾乎是整個乳制品業的行規。但國家質檢部門既然有了新規定,那乳企就得按新規定辦,不能再在生產日期標注問題上糊弄消費者了。”該專家表示。
那為什么企業仍要在生產日期上做文章呢?該乳業專家分析,生產日期標注時間挪后幾天,這有利于乳品的運輸,也有利于在實質上增加幾天保質期,延長產品的銷售周期,并能給消費者造成一種假相:“我喝到的產品是新鮮的。”
市民心聲
非常支持政府封殺“早產奶”
“當知道超市里的一些牛奶產品雖然明明標注是昨天或當天剛剛生產的,但實際上卻有可能是三四天前就灌裝好了時,我心里十分反感,覺得自己是被欺騙了,覺得喝這樣的產品不安全。”昨日,市民孫女士十分憂慮地說道。
針對乳業的“早產奶”現象,昨日記者隨機采訪了20名市民,他們一致認為,企業生產“早產奶”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欺詐行為,相關政府部門應嚴格按照質檢新規來規范乳業市場的生產日期標注問題,堅決封殺“早產奶”生產。
消費提醒
消費者應慎買打折促銷奶
針對目前質檢新規對液態奶生產日期的規定,消費者在購買奶制品時該注意哪些問題呢?四川省乳業協會介紹,按新規標注生產日期,對保質期較短的巴氏奶、酸奶等會造成較大影響。因為一般的鮮奶在灌裝后,還需入庫冷卻、檢驗,而酸奶等還增加了發酵這一環節,一般需要10小時左右。因此,如果乳業嚴格按質檢新規來操作,就會出現今天市場上賣的牛奶是昨天的生產日期這種情況,如果生產日期是當天的反而值得懷疑。
專家建議,為了防止喝到“早產奶”,消費者應慎買打折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