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10月8日,全國工商行政管理系統已強制退市不合格食品和假冒偽劣食品44.63萬公斤,銷毀不合格食品和假冒偽劣食品66.68萬公斤。
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周伯華日前通報了這一數據。他指出,正在全國開展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已取得一定成效,我國還需建立食品市場監管的長效機制。
據周伯華介紹,截至目前,在縣城以上城市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商場、超市分別有91%、79.17%、89.55%和89.03%的食品經營者建立了進貨索證索票制度,鄉鎮、街道和社區分別有66.06%、69.59%和69.53%的食品經營店鋪建立進貨臺賬制度。
而截止到10月8日,全國工商行政管理系統共檢查各類經營主體311萬戶,檢查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等各類市場12萬個,對45494個重點區域進行了重點整治,取締無照經營51088戶,搗毀制假售假窩點1690個;強制退市不合格食品和假冒偽劣食品44.63萬公斤,銷毀不合格食品和假冒偽劣食品66.68萬公斤;立案查處藥品、醫療廣告違法案件904件;受理和處理消費者申訴、舉報41466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408.04萬元。
周伯華認為,工商機關還需集中開展清理和規范食品等重點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資格專項執法檢查;對經營者履行進貨檢查驗收等法定責任和義務情況的專項執法檢查;并開展農產品、食品、豬肉、重點產品、進出口產品、藥品醫療廣告整治等6個方面的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專項執法檢查。
到今年年底,實現鄉鎮政府所在地及縣城以上城市徹底取締食品無照經營小食雜店、小攤點的目標;嚴格監督銷售者實施產品召回和退市制度。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