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有關部門在城區打假治劣力度的加大,部分無良商家紛紛將各類偽劣產品向農村推銷,使農村成了偽劣產品的“重災區”,嚴重危害了廣大農民的身心健康。今年“3·15”前后,記者分別深入本市部分鄉村,目睹了一幕幕驚心的賣假售劣場景。
暗訪 過期貨、假貨公開賣
實錄一 路邊小商店無任何證照
3月20日下午,記者駕車從寧鄉縣城沿金洲大道上高速公路回長沙,出縣城不遠,路旁散落著多家小商店,里面有各類商品出售。但記者進到店里后,墻上并未懸掛營業執照之類的任何證照。一位店主是這樣回答的:“別人的都沒有去辦,我們也用不著辦。”
記者在暗訪中發現,此類無證照的小商店,在農村大量存在,正是這類小店,充當著偽劣產品的幫兇。
實錄二 “這里高檔煙基本沒真貨”
3月22日下午,記者來到319國道望城縣白箬鋪地段的一家商店買黃盒“芙蓉王”香煙,這種煙在長沙市區每包的價格一般是25元,但在這家商店每包只賣24元。拿到手中后,記者馬上將煙盒上的噴碼通過短信形式查詢,被告知“已多次查詢”,而且放到嘴中一抽味道也不對,意味著該煙極有可能是假煙。記者找到店主討說法,心知肚明的店主馬上退錢,還振振有辭地說:“我們這里這類高檔煙基本沒真貨。”
實錄三 名牌小吃過期3個月仍賣
3月23日下午,記者在長沙縣暮云鎮看到,一般賣0.5元一支的棒棒糖,這里的一家無名小店一元錢就能買5支,但這些棒棒糖上一無商標二無生產日期。貨架上一種某著名品牌的小吃,看上去沒問題,可仔細查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卻發現已過期3個月了。而堆放著的一種知名品牌的奶粉甚至已過期半年以上。另一家小雜貨鋪里擺放的電源插座,不僅包裝粗糙,仔細看還能發現電線有脫落的痕跡。旁邊一位村民花3元錢買了一個插座,記者問他使用這種便宜的插座是否覺得安全,這位村民滿不在乎地說:“只要能用,便宜就好。”
實錄四 城鄉接合部也有偽劣貨
3月17日下午,記者在芙蓉區火星鎮某小區門口的小店內,見到了一些不知名、沒QS標志的熟食,且價格與一些知名品牌相比并無明顯區別。更有不少粗制濫造的玩具擺在店內,吸引著眾多小孩的目光。一位母親告訴記者:“我家小孩看到這些塑料槍、賽車之類的玩具就想要,那天我買了一輛賽車給他,結果剛裝上電池就被飛速旋轉的車輪劃傷了手,我一看,只有產地沒有生產廠家,也沒有驗證合格的標志。”
調查 圖便宜買假貨見怪不怪
存在于農村的各類偽劣產品,危害著廣大農民的身心健康,他們卻感到萬般無奈。
王國強(寧鄉縣巷子口鎮扶王山農民):我家住在高山上面,下山去鎮上購物很不方便,平時購買日常用品一般只能到村里的小賣部,如買洗發水、牙膏、肥皂等。憑感覺,我發現這些物品的質量大多有問題,洗發水沒多少泡沫,牙膏的味道怪怪的,肥皂根本洗不干凈東西,有時給女兒買餅干、糖果等食品,包裝上連生產廠家和有效期也沒有,明顯就是“三無產品”。由于這類商品比較便宜,大家也就見怪不怪了。
胡志明(望城縣雷鋒鎮農民):盡管近年來我們農民的收入增加了,但購買力遠遠趕不上城市,像洗發水、牙膏、肥皂之類的日常用品,只要品牌知名度比較高,往往很貴,大部分農民是不會去買的,所以導致價格低廉的偽劣產品在農村大有市場。有一次家里來了幾位貴客,我專門去鎮上買來“五糧液”酒和“芙蓉王”煙,沒想到都是假貨。
王喜慶(長沙縣暮云鎮農民):10元錢5雙的襪子,今天穿明天破后天就丟掉了;我們買的什么肥皂啊、牙膏啊都有假的,還有小孩子玩的東西、吃的東西,也是假的占大多數。我們也知道鎮上正規超市的東西靠得住些,可家里離鎮上太遠,生活必需品和日常用品就只能在旁邊的小店買。有時我們也知道買的東西是假貨,但大家都是熟人,只要后果不是很嚴重,也不愿意撕破臉皮去要求賠償什么的。
消委 投訴少是因農民不愿維權
對于偽劣產品在農村大量存在的情況,有關部門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有他們的說法。
市工商局12315舉報中心一徐姓負責人告訴記者,令他們感到奇怪的是,平時接到的關于農村偽劣產品的投訴倒不是很多,但這并不能說明農村的偽劣產品很少,只能說廣大農民的維權意識還不是太強。寧鄉縣消委一蔡姓工作人員明確表示,目前各類偽劣產品尤其是“三無”產品在農村普遍存在,如各類日常用品和兒童食品等,主要是由于農民的消費水平不高、貪圖便宜所致,所謂“便宜沒好貨”。此外,不少農民買到這類產品后,明知有質量問題也不知道或不愿意去維權,“為了幾元錢的東西,他們根本不愿意傷神費力向有關部門投訴,客觀上導致了偽劣產品在農村大量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