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社廳:內部招考缺乏政策依據
這次內部招考究竟有沒有政策依據?這是眾多網友質疑的焦點。陳壬解釋說,“這是經過區編制委員會集體研究的,符合編制管理的程序。”他表示,“本次招考性質不同于普通的教師招考,它的核心是‘轉制’,與學校進人是有區別的。”
“政策的依據是教育部的文件。”錢逢年表示,這是針對“民轉公”特定時期的特殊政策。隨后,他又拿出了另外一份較為具體的《情況說明》,其中寫道:“本次聘用教師錄用工作,是依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階段改制學校清理規范工作的幾點意見》文件精神進行的,也是‘以縣為主’管理體制下,區政府經過慎重研究作出的決策。”
這究竟是怎樣的一份文件?記者在互聯網上找到了這份文號為“教監2008(13號)”的文件。文中第四部分寫道:“要切實做好清理規范后的教師穩定工作。要按照國家有關人事政策,結合本省(區、市)實際,采取妥善的辦法,切實解決好清理規范后的教師走向問題。改為公辦學校后,具備教師資格的新進人員,可以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采取適當的方式錄用為公辦教師……”
對此,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處處長李小莉表示,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主管機關是人社部門,不是教育部門。此外文件中指的是“改為公辦學校之后”,十二中目前的性質還沒有明確為“公辦學校”。
“這肯定是不合規定的,它牽涉的編制是事業單位全額撥款的編制,不能搞內部招聘,應當面向社會進行招考。”李小莉強調,“盡管是內部骨干教師,也不能把社會上的人拒之門外。”
2010年出臺的《安徽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辦法》中第三條明確規定:“事業單位新進人員,除國家政策性安置、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權限由上級任命以及涉密崗位等確需使用其他方法選拔任用人員外,一律實行公開招聘。”
內部招考被叫停并要求整改
從6月中旬起,有網民陸續在宣城市政府開設的“政民互動”網上詢問:鄉鎮的教師或者應屆畢業生可以參加考試嗎?怎么報名?不過有關方面一開始并沒有給予明確答復,只是告知:“所反映的問題,已經收悉,有關單位正在積極辦理中。”
直到6月23日,宣州區教育體育局才明確表態:“為推動市十二中公辦化進程,今年市十二中將有部分聘用教師通過考試考核轉為公辦教師。”但是,對于考試日期以及錄取人數并未具體說明。而此時,距考試只有3天時間。
“十二中教師的內部招聘,沒有影響到其他教師的切身利益,所以我們在一定范圍、一定層面內進行工作,對其他教師沒有進行公開。”錢逢年說。
針對當地論壇持續發酵的民間輿論,記者問道,有關部門為什么不作出具體的政策解釋,從而進行疏導呢?錢逢年表示,由于教育部的這份文件規定內容“不予公開”,所以有關部門“不好向社會解釋”。
“考試不對外公開,缺少社會的監督,對參加考試人員來說,又如何確保他們之間的競爭能夠公平、公正呢?”有網友提出這樣的問題。
按照事業單位招考的慣例,先考試,后考核。而這次招考采取的是先考核,后考試的流程。考核成績與考試成績相結合,最終決定考生的錄取。據錢逢年介紹,6月23日考核已經完成,分數在校內進行了公示。“每個教師都進行了認定,有意見的可以及時反饋。”
依據2010年宣州區 “公開招聘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以及“城區部分中小學(幼兒園)選調教師”的招考簡章,考試內容包括公共知識部分(約占20分)、教材教法部分(約占30分)、學科專業知識(約占50分)。而這次考試取消了學科專業知識這一主要內容。
錢逢年解釋道,這些教師當初在招聘考試時已經考過學科專業知識了,他們可以勝任教學崗位。據他介紹,學校對自聘教師實行嚴格的目標管理,達不到目標的,就會做出相應處理,甚至解聘,所以教師的教學能力都很過硬。
“這次壓力非常大,所以操作起來嚴格謹慎。”據錢逢年介紹,“人事、監察部門都派了人。考試試題是由外地出的。”
“考試特別嚴,比高考還要嚴,大家都知道,稍不注意,會引起不良反應。”錢逢年還向記者透露了其中一個細節:當時有人在考場作弊,受到了處理。
“這是唯一的一次,今后十二中不可能再搞內部招聘了。”6月28日,宣州區編辦主任陳壬告訴記者。不過,出乎他的意料,這次招聘也沒能“順利”地繼續下去。
6月30日,記者從安徽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了解到,目前宣城市人社局已責令有關部門中止本次招考活動,并作出整改,同時向市政府進行匯報。對于下一步整改及處理情況,本報記者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