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衛生部就“圣元乳粉疑致兒童性早熟”事件召開專題發布會,公布了“性早熟”與圣元奶粉無關這一調查結果。
與會記者在兩個半小時內,提出了38個問題,問題集中在“抽檢樣品是否有針對性”、“檢測過程是否科學”、“結果是否公正”,以及“奶粉里正常的雌激素含量有無明確標準”等。
“性早熟”與圣元奶粉無關聯
昨日下午,衛生部新聞發言人、衛生部辦公廳副主任鄧海華在“圣元乳粉疑致兒童性早熟”調查結果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稱,衛生部委托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等檢測機構,抽取了共計42份乳粉樣品,包括來自湖北省患兒家中剩余乳粉,以及湖北武漢和北京市場銷售的優博、優聰樣品,采用國際通行的檢測方法,對乳粉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含量進行了平行檢測。檢測結果表明,42份圣元乳粉中未檢出禁用的外源性性激素,內源性雌激素和內源性孕激素的檢出值,也符合國內外文獻報道的含量范圍。
此外,衛生部還通報了湖北省對3例疑因食用乳粉致性早熟病例的回訪結果。通過檢測激素水平、骨齡等項目,未發現患兒生長發育明顯加速,僅能判斷為單純性乳房早發育,為臨床常見病例。衛生部還向部分國內兒童專科醫療機構調取了就診資料,也顯示,近年臨床就診的兒童性早熟病例數未見異常升高趨勢,就診的假性性早熟兒童中,純母乳喂養和人工喂養的比例基本相當。
綜合以上檢測結果和臨床會診意見,衛生部專家組評估認為,湖北3例嬰幼兒單純性乳房早發育與食用圣元優博嬰幼兒乳粉沒有關聯,目前市場上抽檢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嬰幼兒乳粉激素含量沒有異常。
加快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立
鄧海華表示,根據國務院統一部署,衛生部正會同有關部門,以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為契機,系統、有序地開展食品安全整頓,進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加快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體系和標準體系的建立,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力度,來確保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
質疑與回應
抽檢過程是否科學?
食品安全國家審評委員會檢驗方法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邵兵介紹稱,此次采樣抽檢是由多個部門組成的聯合小組共同完成,樣品密封后送到衛生部,再由衛生部分送到各個檢測單位進行盲樣平行檢測。檢測方法也是采用對國際上痕量或超痕量化合物檢測的通行方法。
然而,在42份樣品中只有一份采自患兒家庭,這一問題引發了質疑。樣品缺少針對性是否會影響檢測認定結果?對此,專家表示,確實只收到一份從患兒家中獲得的樣品,其他樣品是從湖北武漢市和北京市場采集的,是相同的品牌和批次。
奶粉里雌激素含量有無標準?
此次對“圣元奶粉”的抽樣檢測結果顯示,圣元奶粉里雌激素含量對嬰兒健康沒有影響。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食物營養評價室主任楊月欣介紹稱,根據國內外文獻中報道的結果,奶粉里雌激素含量的正常值大概在0.16到4.4μg/kg之間,孕激素含量最高到98μg/kg,本次檢查結果在這個范圍之內。
然而,這一所謂的標準是取自國內外文獻做出的研究和報道,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規定,我國剛剛公布實施的乳品國家安全標準里,也沒有對此作出規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邵兵認為,這種檢測非常復雜,也需要很高的檢測成本,將考慮在未來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里納入相關的監測內容。
特派北京記者 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