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凌晨4點30分,青島市海慈醫院,隨著一聲清脆的嬰兒哭泣聲,一個健康的男嬰順利來到了人間。守在手術室門口的王明(孩子父親)高興地向遠在菏澤的老母親報喜。他做夢也想不到,兩天后整個家庭會跌入崩潰的邊緣……出生第3天,兒子連名字還沒有,卻因為一次平常的洗澡被燙成了二度燙傷,更可怕的是小雞雞也被燙著了。隨后,當事護士卻消失了,王明連兒子是怎么燙傷的都不知道,醫生只稱是意外。最敏感的問題——對孩子以后生育的影響,醫生也沒給明確的答復。無奈之下,王明表示走投無路只好跳樓了。
孩子父親:
孩子的罪都讓我來受吧
孩子的父親王明今年37歲,老家是菏澤的,來青島打工8年了。1月10日上午,在海慈醫院住院部,王明向記者詳細介紹了事情發生的經過。(以下為王明自述)
酒席沒擺成,就出了事
1月6日凌晨4點30分,妻子在海慈醫院順利產下了兒子。可把我高興壞了,又是感謝醫生護士,又是給妻子買營養品。我是干門窗安裝的,是從農村出來的,雖然不富裕,但妻子給我生了兒子,花點錢也是應該的。早晨6點,我就給遠在菏澤的老母親報了喜,隨后我哥、我姐都知道了這個好消息。我青島的同事知道后說等出院后擺酒席好好慶祝一下。我母親今年都快80歲了,在農村,中年得子是很榮幸的事情,母親非說過來看看孫子。我說等出院讓老人家看孫子。妻子身體雖然很虛弱,但精神很好,她也34歲了,有了兒子自然很高興。
但誰也沒想到,我只高興了兩天。兒子出生的第3天早晨8點,按照慣例護士給兒子洗澡。醫院有專門的嬰兒洗澡室。沒想到兒子被送回來后,異常出現了。兒子哇哇大哭,喂奶也不吃,臉色很不好。打開小被褥,我被驚住了:兒子屁股上起了很多泡,腿部也有,一片片,通紅通紅的。一翻身,我才看到,兒子的睪丸上也起泡了,小雞雞也紅紅的……
接下來這兩天,可想而知,擺酒席的事情就不用提了。青島的朋友聽說這事后,都挺好的,公司還給送來了1萬元,讓先治療孩子的傷。
這孩子遭老罪了
出生第3天,就遭這樣的罪,誰不心疼。8日的時候,妻子一天沒有吃飯,兒子哭,她就跟著哭。你想想,屁股上燙出那么多泡,用上藥后跟被褥都粘在一起了。一給兒子翻身,兒子就哇哇地哭。一旁的妻子控制不住,也跟著哭。妻子現在各種復發癥都出現了,肚子疼、痔瘡。月子里不吃東西,天天哭泣,這樣下去對身體影響肯定很大。我試著安慰妻子,但孩子的哭聲讓安慰變得一點用都沒有。現在每天晚上孩子都會哭喊,妻子一晚上不睡覺,我擔心這樣下去她會撐不住的。
昨天(9日)母親還打電話說,過幾天要和我姐過來看看。我只能推托說太遠了,不方便,等過年的時候回老家讓母親看個夠。打完電話,只能偷偷地哭。不敢和家里人說,他們也幫不上忙,還讓他們擔心。這幾天我也倒下了,一直在打針,喉嚨發炎,吃飯喝水跟不上,上火。這些倒是次要的,每天看兒子被折磨得哇哇哭,我的心像刀絞一般,我根本不敢看。每次換藥我只好回避,燙得太厲害了,那么小的孩子,我不忍心看。孩子太不幸了,這些罪放在我身上就好了。
對不起孩子,想死的心都有了
妻子的娘家人也不在青島,從懷孕到現在都是她一個人照顧自己。臨產的前幾天,妻子一個人在家里,也沒有陪護的。到生的那天也只是我陪在身邊。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妻子是順產,按計劃9日就可以出院了。現在一切都改變了。
我家是農村的,也沒啥文化。妻子懷孕期間,我一直忙著干活維持這個家庭。兒子出生以后,本來計劃給他起名的,但第3天就出現了這樣的事情,一點心情都沒有了。現在兒子出生5天了,他連個名字還沒有,說起來挺慚愧的。
這么小就燙成二度燙傷,不知道對他以后的生長發育有沒有影響。如果留下傷疤的話,以后工作、參軍肯定受影響。現在當事護士也不見了,孩子再留下后遺癥,醫院的大領導也不出面,走投無路我只好跳樓了。
黑色10分鐘
1月8日上午8點,一位個子很高的護士到我們病房說要給孩子洗澡。當時我聽了還不太高興,那么冷的天,給孩子洗澡凍感冒了怎么辦,畢竟兒子才出生3天。在農村也沒有這樣的習慣,而那位護士說這是醫院的護理服務,出生一天后的嬰兒每天都要洗澡。我也沒再說什么,護士把兒子包裹了一下,放到嬰兒車上推走了。當時還有其他嬰兒,一起被推進了嬰兒洗澡室。
10分鐘后,那位護士便把兒子抱回來了,還說我們的孩子餓了,該喂奶了。因為兒子抱回來的時候哇哇鬧,接著那位護士便出去了。看到兒子哭鬧,妻子便給兒子喂奶。但兒子并不吃奶,而是繼續哇哇哭。這下我就感覺不對勁了,10分鐘前還好好的,回來怎么就鬧開了?我還試著哄兒子,逗他,但是都沒用,隨后我把兒子放在了床上。
大約半小時后,兒子的哭鬧聲絲毫未減,細心的妻子說會不會洗澡凍著了。我便打開兒子的小被褥看了看。就是前面我提到的那個場景。接著我馬上去找醫生了,醫生來給診斷了一下,說是燙的,但具體怎么燙的,他們說不清楚。
兒子燙傷的時間是8點多,到9點的時候,醫生過來看了傷情。中午的時候才出結果,說是二度燙傷,醫生承認是燙傷的。但那天醫院并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只是拿了點藥在孩子傷口處抹了抹。當時我很生氣,醫院的領導竟沒有出現,而下面的護士、醫生稱不了解具體情況。
那天兒子屁股上起的泡都破了,跟被褥粘在一起,兒子疼得哇哇哭,真是撕心裂肺。看著我很心疼,問醫生怎么不給打針什么的,醫生說抹的藥很好,先看看病情。當時隔壁病房的人看了孩子的燙傷都不理解。有幾個護士看了以后都流淚了,孩子遭罪了。
那天晚上孩子鬧得特別厲害。9日上午,我又找了醫生和婦產科的領導。醫生查看了孩子的傷,建議我轉院,轉到市立醫院去。說他們沒有專門的燒燙科,那邊更專業。我怎么可能同意,醫院有逃避責任的嫌疑。隨后,他們又請來了市立醫院的專家,給孩子診斷后,接著把孩子放到了保溫箱內,防止細菌感染,又給配了藥,還給孩子輸液。
另外,醫院找了專門的護士護理兒子。說我們不專業,護理不到位。9日那天晚上都是護士陪護的,一晚上。
記者調查:
對孩子生育有沒有影響?醫生說很難保證
1月10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了海慈醫院。王明的兒子住在住院部2樓,走廊拐角處便是嬰兒洗澡室。記者看到嬰兒洗澡室緊緊關著,兩名護士推著嬰兒車正忙著給嬰兒洗澡。每次抱兩名嬰兒到洗澡室,嬰兒被褥上都有號碼記錄。記者粗略估算了一下,大約10分鐘兩個嬰兒便洗完了。除了護士醫生,洗澡室不讓外人進入。
其他家長害怕了
在走廊里,護士挨個病房抱嬰兒。“要給孩子洗澡嗎?”“是的。”記者看到,給孩子洗澡已經成了敏感的話題。一位家長向記者透露說,“王明家的孩子燙得太厲害了。非得給孩子洗澡嗎?我也擔心會不會把孩子燙著了,但護士說沒事。所有的孩子都洗澡,我們也不能例外,只能讓護士給洗了。”
記者了解到,目前婦產科有20多名嬰兒,每天都要洗澡。有兩名護士負責此事,一名負責洗,另一名負責包裹嬰兒。據介紹,給嬰兒洗澡可以清潔皮膚。嬰兒皮膚嬌嫩,分泌多,代謝旺盛,皮膚的皺褶處如頸部、腋下、腹股溝處有許多污垢,皮膚破損還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勤洗澡可以避免細菌侵入,保證皮膚健康,促進新陳代謝。洗澡不僅對嬰兒皮膚產生良性刺激,還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從而有利于新陳代謝,有利于體溫調節水的熱傳導能力。對嬰兒體溫調節中樞的逐漸成熟起很大作用。
負責洗澡的竟有實習生
上午11點的時候,一名護士從洗澡室推出了兩個嬰兒。嬰兒的家長立刻圍了上去,辨清自己的孩子后抱起來就回到了病房內。記者看到那名護士的牌照上寫著實習護士的字樣,“給嬰兒洗澡需要多長時間?前幾天給嬰
兒洗澡的那名護士呢?”“洗澡很快的,我是剛來的實習生。這是我第一天工作,具體情況我不清楚。”該護士回答說。
“30年沒發生這樣的事情”
中午的時候,在記者陪同下,王明跟張主任談了一下此事。張主任說,這孩子是中“彩票”了,她從醫30年以來,從來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這是第一例,是個意外。海慈醫院給嬰兒洗澡都是用淋浴,以前從沒發生過意外。洗澡前護士都要試一下水溫,而且水桶上都有溫度計,水溫都能顯示出來。“我也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嬰兒洗澡水溫應該不超過40攝氏度。超過50攝氏度的話嬰兒會燙傷。”
對于燙傷的細節,張主任說,他們也在調查這事,防止以后再次發生類似的事情。“很奇怪,這孩子洗澡之前,已經洗了好幾個孩子了,他之后也洗了幾個,都沒有燙傷的情況,就是他燙著了。醫院有專門的護士護理,醫藥費也都是醫院出。現在給孩子家長承諾也沒用,最重要的是先把孩子的傷治好。”
對于王明最關心的孩子的后遺癥問題,是否影響孩子婚后生活。張主任表示,先治療一段時間看看,現在她也無法確定,應該沒事,但無法保證。
下午記者采訪了山東元鼎律師事務所的單正國律師。單律師說道,“作為孩子的父母,應先進行證據采集與保護,向相關的衛生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投訴,并要求進行醫療事故鑒定。如果調解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對方進行各方面的賠償。另外為了防止后遺癥問題,是不能接受一次性賠償調解的 。”
記者暗訪:
嬰兒護理沒統一標準怎么做醫院自己定
“我也不知道給孩子洗澡要注意什么,護士給孩子脖子上套上游泳圈放進盆里,俺就坐這兒扶著看著,用的沐浴粉也是護士事先放好的,不知道啥牌。”“規范不規范這個東西很難說 ,只要這里的操作我感覺衛生安全就行了。”“嬰兒洗浴室都是經過嚴格的紫外線消毒 ,一般不允許外人進入 。”記者暗訪了五家醫院,對嬰兒護理操作流程進行了調查,發現各家醫院幾乎都不一樣,有的說淋浴不好,有的家長可以陪護……到底誰是權威,該不該對此進行規范呢?
市立醫院東院可在母親的陪伴下洗澡
10日上午11點,記者來到了市立醫院東院婦產科。在二樓嬰兒洗浴室發現,整個洗浴室大約30平方米,共設有十幾個浴盆,兩個廳由一面玻璃墻隔開,兩廳之間沒有門。這里的洗浴室允許母親帶孩子進入內廳陪同孩子洗澡,父親則只能在外廳觀看。整個內廳有三個護士在工作,有7個嬰兒在母親的陪伴下洗澡。據經驗豐富的護士介紹,這樣母親陪伴嬰兒洗澡有助于培養孩子和母親的感情,有利于嬰兒發育。
記者在市立醫院東院外廳采訪一個新生兒母親時,這位母親表示洗澡的水都是護士們放的,她只知道是溫水,卻不了解準確的嬰兒洗浴水溫應該是多少,至于具體步驟,比如洗澡時是不是應該同時進行按摩,她都一無所知。
龍田金秋醫院不允許嬰兒父母隨意進入
記者在對市立醫院東院產科病房進行暗訪時,沒有一個工作人員出面阻攔,在沒有探視證,也沒有家屬帶領的情況下,記者順利地進入母嬰同室病房區。而記者在龍田金秋醫院以查看病房情況為由要求進入住院區時,二樓病房區護士一直跟隨,并進行介紹,不允許記者獨自進入別人病房。在兩家醫院的嬰兒洗浴室,都允許家屬親戚在室外觀看。
記者在龍田金秋婦產醫院的嬰兒游泳中心內廳門上看到這樣一張提示:泳療室空氣是經過消毒的,不允許嬰兒父母隨意進入,要照相的需要穿隔離衣鞋。內廳比較小,只有5個浴盆,3個嬰兒在一對一的護士護理下洗澡,門外還有兩個家長抱著孩子等待下一輪的洗浴。記者問外廳的護士,不允許陪同洗澡是否是強制的?護士說這是為了保證嬰兒健康安全,龍田是這樣規定的,但不是強制的,每家醫院都不一樣。說著,一位手拿相機的母親未穿隔離衣便從內廳走了出來。
對此,洗浴室門外的一位父親說:“規范不規范這個東西很難說,只要這里的操作我感覺衛生安全就行了,不就是圖孩子健康成長嘛。”
婦幼保健院給孩子洗浴前要先試水溫
隨后,記者來到婦幼保健醫院的五樓洗浴室門口,以孩子家長的身份想進入洗浴間了解嬰兒洗浴情況,被護士攔在了門外。“這里都是要經過嚴格消毒的,你們肯定不能進,家長只要把孩子用推車推到門口來就行了,洗完我們再給推出來。”隨后記者又來到了六樓的嬰兒洗浴室,這里的護士告訴記者;“嬰兒洗浴室都是經過嚴格的紫外線消毒,一般不允許外人進入,洗浴時一個護士對應一個孩子,我們這里的水龍頭是可以冷熱調節的,一般把調節的把手打到中間的位置差不多就是正好適合孩子洗澡的溫度 ,在給孩子洗浴前護士要先洗手,在洗手時就能知道溫度,不可能燙到孩子。”“孩子是如何洗浴的呢?”“在水池上放一個平板,平板上鋪上毛巾,將孩子放到平板上淋浴,一般一個孩子的洗浴時間是在10分鐘左右。洗浴的價格大概是八九塊錢一次。”
記者又采訪了幾個病房的新生兒家長,他們都表示不清楚具體如何洗澡的。“我們只知道每天到八九點就把孩子推過去等著,洗好了再推回來。這里除了洗澡,還有個游泳項目是在下午兩點,游泳和洗澡有什么區別我們也不知道,只知道游一次是五十元,十五分鐘,我從小到大也沒游過這么貴的。”一位新生兒的父親說。
婦嬰醫院淋浴式的方法不適合孩子
隨后記者又來到婦嬰醫院,這里的護士告訴記者:“這里是每天早上八點洗澡,費用包含在生產套餐里,沒有單獨計算,一個護士對應一個孩子,每天都會進行紫外線消毒,家長不允許進去,可以在外面窗戶上看著。先把水池存滿水再把孩子放進去,小孩都給帶上救生圈啥的 ,和游泳一樣的。水溫有溫度計測量,控制在40攝氏度左右。洗澡時間一般也就是10分鐘。淋浴式的方法不適合孩子,水流的沖擊可能對孩子身體不好。”
兒童醫院這里孩子不洗澡
記者來到兒童醫院六樓的新生兒住院區,“我們這里的孩子不洗澡。”記者剛剛說完來意,前臺的護士十分明確地告訴記者,而后這位護士轉身離開了,記者來到病房,這里的病房一間房屋里住著五六個新生兒,對于孩子洗澡的話題,家長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孩子家長王先生告訴記者:“我們孩子出生一個月了,就只有出生那天在婦幼保健院洗過一次,轉到這個醫院一次都沒洗過,我希望醫院能給開設這個服務。”也有的家長說:“這里孩子多數都有病,醫院不給洗也是有他們的道理吧,萬一洗澡出了問題,對他們也不好。”隨后記者又來到護士室,一位護士告訴記者:“這里不是接生嬰兒的地方,這里的孩子都是來治病的,和婦幼保健院的性質不一樣,所以不可能設立那樣的洗浴室。”
業界說法新生兒護理難有書面規范
據醫院有關工作人員表示,新生嬰兒護理很難有書面上的規范,一般來說,醫院護理有規定的流程,比如特護要怎樣護理,一級護理怎樣,二級護理又是怎樣,都是很明確的。關于新生兒護理中的細節問題,比如洗澡時應該由家長陪伴增強感情,還是應該從消毒衛生的角度考慮,每家醫院都有自己的做法,很難全統一。